在10年的教学过程中,柏林音乐学院大提琴教授乔安娜·萨倩踏足欧洲、北美洲、亚洲,接触到各个年龄段的大提琴学生,她发现、总结了大提琴专业学生亟需了解与掌握的四大问题,对于大提琴学生而言至关重要。
1.巧用符号归纳当代演奏技法
乔安娜总结,不少学生对当代大提琴作品感到难以驾驭——相比古典时期,当代作品的创作与表现手法更加复杂,风格更加多元化,很多演奏技巧是从未有过的。例如,今年3月刚刚去世的波兰著名作曲家克里斯托弗·潘德列茨基,其四首重要大提琴作品从根本上影响了当代器乐演奏的审美,营造出独特的调式世界,加上创新的多变音色,在当代曲库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中,大提琴协奏曲的华彩乐段可作为一首精彩的炫技小品独立演奏,尤其在演出返场时。
对于演奏者来说,读谱当代作品时难免会遇到技法相同、但被不同作曲家以不同符号记谱的情况。对此,乔安娜有自己的应对方法——将常用的当代演奏技法符号逐一列出,以供查对。她认为,在这些庞大信息、繁复技巧之上,最重要的是无穷的想象力与勇气。每一位演奏者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找寻技术问题的正确解决途径,同时最大限度丰富音色的多样性。
2.基础训练应重视
技巧训练至关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发掘自身演奏的潜能,增长耐力、增强肌体,实现更高境界音乐表现力的能力。对器乐演奏者来说,如果缺乏足够的练习,音乐表现力只能是空中楼阁。这就是乔安娜如此强调音阶和练习曲重要性的原因。一首练习曲,好似一系列严谨小框架的结合体,需要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下精准控制,以防像演奏协奏曲时那样情感起伏、分走心神。
对于年轻的学生来说,在大提琴上探寻自己独特的音色是必不可少的。乔安娜分析,大提琴演奏者需要在弓速与力度之间发掘音色氛围、揉弦的频率和富有表现力的滑音,并具备挑选适合自己曲目的能力。琴弓对我们来说,就像是歌唱家的肺,是我们音乐呼吸的重要器官。因此,乔安娜建议大家从空弦开始每日的练习,带或不带揉弦的长音都可以。还有一种基本训练必不可少,它可以增加弓的控制力,锻炼自如调整弓速的能力,并加强对音色的敏感——将弓贴近码子,极慢速演奏弱音或强音。
当然,练琴时不要忘了随时查看自己的身体是否舒适,是否需要调整姿势。因此,找到一个可以坚持几小时、适合自己的坐姿格外重要。脖子不要前倾、臀部放松,这样我们的躯干就可以帮助自己演奏出更浑厚的声音。“大提琴的学习者们,请记住我的肺腑之言,在我们的整个音乐生涯中,一息尚存,不忘音阶!每日练习。不要老想着拉快拉强,要像歌者一样,控制身体,感受呼吸,再用右手把它表达出来。最后请记住,要有耐心,不放弃!”乔安娜说。
3.拓宽视野丰富艺术想象力
演奏家最重要的使命就是用手中的乐器去表达作曲家的精神,完成作曲家寄托在作品中的情怀。我们是在用自己的琴声讲述那些观众感兴趣的故事。培养艺术的想象力,使你的思想更深邃、更广阔,有助于使琴声更有感染力。
乔安娜认为,想更了解作曲家,就需要演奏学来帮忙。“仅仅靠听唱片,无法帮助我们成为一名真正的音乐家。”乔安娜说,必须走出家门、进入剧院欣赏现场音乐会、歌剧和芭蕾舞剧,观看展览,领略那些非音乐的其他艺术,在世界各地走一走、看一看。读书,不仅限于音乐类图书和音乐家传记,读作曲家所处时代的小说、诗歌,这样你才能真正了解作曲家生长的环境。比如,要想了解贝多芬,就要先了解他的时代,那时的历史、文化、维也纳和欧洲的生活氛围,以及作曲家使用的语言——贝多芬、舒伯特、舒曼的歌曲和歌剧。而想要演奏好柴科夫斯基的作品,就需要了解俄语的特点,多听柴科夫斯基、穆索尔斯基、肖斯塔科维奇的声乐作品及歌剧,然后一本本拜读屠格涅夫、切乔夫、托尔斯泰、布尔加科夫、普希金这些大文豪的著作。之后你会发现,相较于德语,俄语的声音更加圆润,音调更长,辅音更柔和。德语和法语的区别也是同理。我们还可以从法国画家克劳德·莫奈、德国画家梅·利伯曼,或卡斯珀·大卫·弗里德里希的绘画色彩中找寻到这种文化差异。掌握了这些知识,再去处理作曲家的作品,便会茅塞顿开。
乔安娜特别对中国学生提出建议:因为语言的关系,需要额外学习与使用音乐术语,这些描述音乐力度、速度、色彩的词多为意大利语,也有德语(如马勒的作品中)及法语(如德彪西的作品中)。读懂这些提示可使自己免于陷入技术的漩涡,帮助理解作曲家意愿。
4.大繁若简掌握经典作品风格
从巴洛克、古典、浪漫到近现代、当代,大提琴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积累了很多作品,学生经常问乔安娜教授,最喜欢哪些作品?每个时期应该掌握哪些作品?
乔安娜表示,作为欣赏各类风格的忠实爱乐人,这真是一道难题。很多时候,当下的心情决定了想要聆听或演奏的曲目。“我最喜爱那些在我生命的重要时刻学习或演奏过的乐曲,那些伟大的成熟作品、那些成就我音乐生涯的杰作。比如,作为大提琴演奏者必须掌握的《巴赫大提琴无伴奏组曲》,倾听、演奏巴赫的作品,使我感到像回到家中一样自在、安稳,使人找到内心的平衡。”乔安娜说,在学习这些作品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复调概念、气息的分布、和声的进行,并注意音乐、乐句的走向。它提醒我们:大繁若简。这些经验都可帮助学习者对古典主义时期,比如海顿的音乐有更深的感悟。
“另一位举足轻重的作曲家是贝多芬。我喜爱他创作的所有奏鸣曲、杰出的弦乐三重奏和四重奏、9部交响曲、歌剧《费德里奥》,以及钢琴三重奏和三重奏协奏曲。其中《《降B大调钢琴三重奏》(Op.97),也就是《大公三重奏》,对我来说,就如同‘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他的音乐教会我以爱周旋于命运的挑战。”
乔安娜分析,当我们年少时,更容易被勃拉姆斯的音乐打动——它浪漫、忧郁又甜美多汁,用大提琴演奏起来,余音绕梁。而学习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则意义深远——他的大提琴、室内乐以及交响乐作品是一种象征,仿佛一位站在欧洲经年历史变迁面前的目击者。那些严肃而微妙的音乐特征,就如同作曲家本人一样,忽而狂野亦或光彩四射,时而阴沉时而满怀愉悦。好好研究这些伟大的作品,勤奋练习,日积月累,我们的演奏功力也会与时俱进。
有声始于无声,人心归于山水,乔安娜建议音乐演奏者应常常回归大自然,寻觅寂静的片刻,对体会音乐大有裨益。
原创文章,作者:blue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qwu.cn/2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