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古典音乐,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都是诸如交响乐这一类西方器乐作品,然而器乐作品在西方音乐发展史中并不是自古以来都拥有同样至高的地位。漫长的中世纪至文艺复兴时期,声乐在西方主流音乐史中都占据着更为主要的位置,直至巴洛克时期,器乐音乐才逐渐兴起。得益于乐器的发展与改良,器乐音乐愈发重要,逐渐匹敌和超越了声乐的地位。尤其是提琴家族在十七世纪时逐渐兴起与发展,迎来了小提琴的盛世。
提琴音乐的发展,首先得益于欧洲提琴制作行业的兴起。根据可以考证的历史记载,现代形制的小提琴最早产生于十六世纪中叶的意大利。十六世纪中期,制琴大师安德烈·阿玛蒂(Andrea Amati)在克莱蒙纳开设了提琴制作坊,标志着克莱蒙纳提琴制作学派的开端,以及小提琴盛世的到来。十七至十八世纪中期,尼可罗·阿玛蒂(Nicola Amati)、朱塞佩·瓜耐里·德尔·耶稣(Joseph Guarneri del Gesu)、安东尼奥·斯特拉迪瓦里(Antonio Stradivari)等制琴大师先后涌现,通过调整琴身规格、琴板弧度、琴弦排放、涂装选择等制作方式,不断发展改良着提琴的形制与声音,共同缔造了小提琴制作的黄金时代。
在声乐艺术尚属主导的文艺复兴时期,小提琴最早用来作为歌剧咏叹调等作品的伴奏乐器。据记载,首部明确指示需使用小提琴的作品是蒙特威尔第(Claudio Monteverdi)的歌剧《欧尔菲》里的咏叹调。十七世纪后,器乐作品愈渐兴盛,逐渐与声乐作品并驾齐驱。小提琴最初是作为合奏乐器与其他乐器一同演奏。随着制琴与演奏艺术的发展,小提琴优良的性能、美妙的音色、多变的演奏方式不断被挖掘出来,人们发现它的声音十分适合演奏旋律声部,因而逐渐成为重要的独奏乐器。在这样的背景下,十七世纪中叶的意大利诞生了伟大的小提琴大师科雷利,他将小提琴演奏技术系统地发展推广,被称为“小提琴技艺之父”,并专注器乐作品的创作,奠定了三重奏鸣曲与大协奏曲的创作范式,带领器乐艺术走向辉煌。
科雷利少年时期师从博洛尼亚小提琴学派的老师习琴,22岁移居罗马并建立起自己的音乐事业。他卓越的音乐才华很快受到王公贵族的赏识,在教堂乐团中担任重要小提琴手,并先后受雇于不同的教府宫廷,包括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Queen Christina of Sweden)、红衣主教潘费利(Benedetto Pamphili)及其最重要的赞助人红衣主教奥托伯尼(Pietro Ottoboni)。奥托伯尼极为欣赏科雷利的音乐才华,科雷利在他的赞助下赢得了至高的荣誉与财富,而奥托伯尼的乐团也经过科雷利的指导名扬意大利。53岁时,科雷利被接纳为尊贵的阿尔卡狄亚学院(Arcadian Academy)的院士。科雷利一生享誉欧洲,他认真严谨的治学,推陈出新的创作,不仅为他赢得了生前的无上尊荣,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
科雷利是西方音乐史上第一位专门从事器乐音乐创作的作曲大师,主要为提琴家族乐器而作,曲目共收录于6部作品中。科雷利最主要的两种创作体裁是三重奏鸣曲和大协奏曲,他完善并确立了这两种音乐体裁的艺术规范,成为三重奏鸣曲与大协奏曲的重要奠基人。
16世纪时,奏鸣曲(sonata)泛指器乐曲,与泛指声乐曲的康塔塔(cantata)相对。三重奏鸣曲在巴洛克时期,尤其是在当时的罗马,十分盛行。它由两个旋律性独奏乐器(多为小提琴),一个旋律性低音乐器(通常为低音提琴),和一个通奏低音乐器(通常为大键琴或管风琴)来演奏。科雷利的三重奏鸣曲被分为“教堂奏鸣曲”(sonate da chiesa)和“室内奏鸣曲”(sonate da camera)两种类型,分别在宗教与世俗场合演奏,前者更为庄严肃穆,采用较多的对位手法,后者更加自由轻松,由几首舞曲组成。然而,他的教堂与室内奏鸣曲的曲风并非截然对立,一些室内奏鸣曲中融合有教堂音乐的神圣之感,而在教堂奏鸣曲中也有舞曲等世俗倾向的体现,彼此在风格上有一定的渗透与融合。虽然科雷利对于乐章结构的安排具有一定的自由,但总体来说,他的三重奏鸣曲以四乐章的构成及“慢-快-慢-快”的速度安排为主,确立了这一体裁的基本范式。
谈起协奏曲,我们现在更为熟悉的是独奏协奏曲,即一个独奏乐器与乐团的协奏,这在巴洛克后期才逐渐形成。然而在十七世纪,更为盛行的是大协奏曲(concerto grosso)这一类型,它是一组独奏乐器和乐团的协奏,可以说是由三重奏鸣曲演化而来,独奏组通常是由两把小提琴、一把大提琴和通奏低音组成的主奏部(concertino),乐团部分是由弦乐器和通奏低音组成的合奏部(ripieno)。虽然斯特拉德拉(Alessandro Stradella)是大协奏曲最早的创作者,但科雷利对于这种体裁的重要贡献及形式的确立,使之当之无愧成为“大协奏曲之父”。在科雷利的创作中,除了主奏部与合奏部的对比抗衡,他格外注重两者的呼应与融合,乐队部分以重复或变奏重复的方式回应独奏组的主题,形成一问一答、交相呼应的形式,拓展和奠定了大协奏曲的表现手法与艺术形式。
科雷利是第一位因杰出的演奏技艺而闻名的小提琴家,他对于小提琴音乐与演奏技艺的贡献具有奠基性的历史意义,被称为“小提琴技艺之父”。
十七世纪上半叶,小提琴艺术的发展还处于早期阶段,提琴演奏家与作曲家在探索和挖掘乐器的潜能上呈现出两种趋势。一些音乐家倾向于发展复杂的演奏技巧,对技法的追求超过了对音乐内容本身的关注,比如意大利音乐家卡罗·法里纳(Carlo Farina)及一些德国、奥地利、波西米亚等地区的小提琴家。另一些音乐家则更为关注小提琴的旋律与音乐性,而不是追求复杂的炫技效果,当时的博洛尼亚学派就非常重视人声,以人声作为判断器乐音乐是否优美的标准。师从博洛尼亚学派的科雷利受到这一观念的影响,他十分看重小提琴歌唱般的性能,毕生的创作理念就是使小提琴的演奏可以像人声一样美妙。在他的作品中,小提琴通常担任抒情的旋律声部,且技术上不是很难,演奏的音域不超过第三把位,因为这一音区最接近人声的音域,也不会使演奏过于困难,这样使小提琴的歌唱性能够充分发挥。科雷利也因此发挥了小提琴作为旋律声部的潜能,促进了主调音乐的发展。
科雷利在指挥乐队排练时亦精益求精,要求弦乐演奏者的运弓要整齐统一,演奏速度高度一致。红衣主教奥托伯尼的乐队经由他的排练,弓法整齐划一,演奏精准无误,为世人所惊叹。同时代的作曲家赞美科雷利道:“也许他曾看到过天使们的表演,所以能够驾驭这般梦幻的仙乐…那上百件的乐器顿时合二为一。”科雷利也十分重视左手技巧,不仅整理发展了琶音、双音、和弦等演奏技法,并且要求演奏者对每一个音符都用心处理,尤其是揉弦的技巧,他认为揉弦可以使琴声接近于声乐效果,使旋律更加柔美动人。有人曾说:“如果你来到科雷利指挥的乐队中,那么你就要做好用小提琴来‘歌唱’的准备。”
科雷利开创了器乐音乐的理想范式,对于小提琴音乐与技术的发展影响深远。科雷利的提琴演奏技法通过他学生杰米尼亚尼(Francesco Geminiani)、洛卡特里(Pietro Locatelli)、索米斯(Giovanni Battista Somis)等传承到欧洲各地,成为后辈演奏家的经典参考范本。杰米尼亚尼的著作《小提琴演奏艺术》(The Art of Playing on the Violin)就是以科雷利的教学法作为基础撰写的。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巨匠维瓦尔第、巴赫、亨德尔都深受科雷利作品的影响,在奏鸣曲、大协奏曲、赋格、声乐作品等创作中,学习借鉴科雷利的范本,并模仿引用他的创作元素。科雷利的奏鸣曲也广泛影响了英国音乐创作,十七世纪下在查理二世的支持下,意大利音乐广为流传,科雷利的作品在热爱小提琴的英国乐坛中备受推崇。而在法国,原先小提琴被视为平民演奏的乐器,不适合于高雅殿堂。科雷利的音乐改变了法国乐界对于这一乐器的认识,改观了小提琴的音乐地位,也深深地影响了法国作曲家库普兰(François Couperin)的创作。
如同音乐史学家对他的论述:“科雷利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发明家,他没有可以模仿的前人,也没有捷径可走…他选择了创造。”时代造就了科雷利,而科雷利天资卓越的创作也缔造了这一伟大的音乐时代。
原创文章,作者:blue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qwu.cn/2215.html